我今天从昆明坐车赶回来办护照,本来要转车去鲁甸办的,就先来昭通‘市民之家问问办护照需要什么手续和材料,公安专区的窗口工作人员告诉我护照是全程网办,不用回到户籍地,在昭阳区就能办。
在中南民大求学期间,李琛通过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校外兼职等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中南民大党委学工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关切地对他说:作为老师,我们非常赞赏你的行动。
李琛的父母以务农为生,养育3个孩子读大学。李琛这次的捐赠行为,感动了学校师生。亲历过地震的他,做了令人惊叹的举动——特殊捐款:捐给灾区更有意义2023年12月21日,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学生李琛(化名)收到湖北希望工程办公室发来的电子捐赠证书,感谢他慷慨捐赠5000元,支援甘肃地震灾区紧急行动。我希望通过学习这一交叉学科专业,未来参与到疫苗、药物以及医用材料等方面的研发或生产中,为我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贡献自己的力量。李琛说:这次捐赠不会影响我的学习和生活,请老师们放心,我会继续努力加油的。
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们渡过难关。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涌入昭通,参与抗震救灾,为灾区人民送去一车车爱心物资。而王远丽则希望自己多存点钱,以后回家来开个小店。
杜山林:今年终于能出去务工了相对于卢正贵一家4口的热闹,一个人外出的杜山林显得形单影只,但丝毫不影响他对外出务工的期待:去年因为老人身体不好走不开,只能在周边做点零工,收入不稳定。两人相约今年好好奋斗,争取多存点钱,尽量让父母少辛苦一点。昭通日报记者:田朝艳 文/图。卢正贵: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动力我想要回安徽找我的朋友们玩。
我之前在那里上过班,一个月能拿7000多元,组装空气炸锅,住宿免费,每餐补助6元,收入稳定。不仅节约车费,还省去转车的麻烦,很方便。
对于常年在外的人员来说,腊月回家过年,正月外出务工已是常态。年前,看到洒渔镇联合村返乡人员交流群里发了免费乘车通知,他就第一时间报了名。两姐妹又要背上行囊,远赴他乡,难免有些伤感:在家只能种地,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可以多赚点钱寄回来。第一年刚去的时候不习惯,经常想家。
辛苦吗?比起在家里种地,不算累,在外面机会更多2月15日一大早,在镇雄县高铁站,镇雄县556名务工人员就在等候发车,他们要搭乘今年的第一列务工专列返岗。据悉,此次乘车外出转移就业的昭通老乡有3750人。镇雄县劳务部门通过年前的调查统计,组织专门的营运车辆到家门口接送有务工需求的人员,并专门为他们购买了去程的高铁票。
2月21日,鲁甸县在砚池街道幸福广场举行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暨沪滇劳务协作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输出欢送仪式,633名务工人员通过乘坐免费返岗直通车和自驾等方式,奔赴浙江、江苏、上海、广东、海南等地返岗就业。昭通日报记者:毛利涛 文/图。
为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昭通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就业促增收的系列决策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在2023年末就下发了《关于印发昭通市2024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稳规模、提质效、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坚持抓两化(组织化和市场化)、两点(调结构与树品牌)、两头(外头:积极拓展劳务合作区域和企业。肖飞激动地说:现在的政策真的太好了,不但让我们从边远的地方搬进安置区,还包车让我们外出务工,给我们发放稳岗补贴。
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启动以来,鲁甸县人社局大力实施稳、转、补等转移就业提质增效帮扶措施,通过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无缝衔接,真正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转移就业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有效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县委、县政府有序组织务工人员,以包高铁车厢和大巴车等方式向沿海城市输出劳动力,实现了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优质服务目标。里头:抓好无法外出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满足招商引资项目用工需求),聚焦省外输出和本地就业两个重点,开展底数摸排、劳务协作、宣传发动、岗位推送、精准培训、集中输出和跟踪稳岗等16个活动,促进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务四有转移就业,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2024年全市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稳定在254.6万人左右(其中省外转移就业稳定在128万人以上,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在86.3万人以上),脱贫劳动力省外转移就业45万人以上,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以上。数十辆劳务输送大巴车有序停放在公路旁,搭载由相关部门组织的务工人员前往上海、浙江、江苏、广州等地务工,在全市范围拉开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序幕。务工人员领取暖心物资。2024年春节过后,当人们都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之中,很多青壮年就在谋划着外出务工的行程。
今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促进农村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来谋划部署、推进落实。截至2月21日,镇雄县已集中输出劳动力28501人。
昭通是全省的劳动力资源大市,也是全省的劳务输出大市,全市630万人口中,有农村劳动力301万人(其中常年转移就业260万人以上、省外转移就业130万人以上)。为了安全、有序地组织好劳务输出,昭通市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省人社厅的精心指导下,围绕让广大农村劳动力好就业、就好业、稳就业目标,紧盯外出务工群众返乡前、返乡后、春节后3个关键时段,建立了返乡动态、外出就业、帮扶需求3张清单,落实了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温暖、送出行5送措施,并通过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输出的服务方式,组织农村劳动力奔赴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形成了昭通百万大军东迁的壮观场景,也为今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者按:昭通,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全市630万人口中,就有农村劳动力301万人,为了安全、有序地开展劳务输出,昭通市各级职能部门按照昭通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劳务输出实施方案,以包车、包专列、包机等方式,开展劳务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输出服务,从而实现全市至少128万人的省外务工目标——志愿者为务工人员准备暖心物资。去年,他们自己购票乘车前往江苏,肖飞在常州一家地膜加工厂务工,妻子在同一城市的一家家具厂上班,两人一月有10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月21日,全市通过包机、包专列、包车等方式,有序组织集中输出劳动力59282人。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0场次,局长直播带岗7次,推送岗位活动28期,提供岗位44715个,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5期208人次,召开返乡优秀人才座谈会11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共集中输出2837名外出务工人员。为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和沪滇劳务协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振兴, 2月21日,镇雄县在县城赤水源广场举行2024年东西部劳务协作红石榴就业行动专场招聘会,共有70多家企业提供8000多个工作岗位进行现场招聘,吸引了1200余人到场求职选岗。采取现场招聘会+直播带岗+在线招聘的方式,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持续提供工作岗位,促进就业。
志愿者为务工人员服务。这些只是今年昭通市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部分缩影。
活动当天共吸引1200余人次进场求职,成功选岗登记300余人,实现了求职者和好岗位的双向奔赴。镇雄作为劳务输出大县,今年春节有20多万人返乡过年,为了让务工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安全地返岗,镇雄县以村民小组为网格,精准建立了分类台账,提前为务工人员返岗做足了准备。
有效保障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在听到政府包车送大家前往务工地的消息后,两人就报了名,决定乘坐政府包的车前往江苏务工。
2月21日,昭阳区红路安置区广场,人头攒动,昭通市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集中输出欢送仪式在此举行。从昭阳区炎山乡石丫口搬迁到红路安置区的村民肖飞与妻子李家芬静静地等待着政府为他们租赁的大巴车。此次招聘会主要面向镇雄县南台街道沛泽苑、文德苑社区易地搬迁群众劳动力和返乡过节劳动力、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其他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力为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昭通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就业促增收的系列决策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在2023年末就下发了《关于印发昭通市2024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稳规模、提质效、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坚持抓两化(组织化和市场化)、两点(调结构与树品牌)、两头(外头:积极拓展劳务合作区域和企业。
2月21日,鲁甸县在砚池街道幸福广场举行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暨沪滇劳务协作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输出欢送仪式,633名务工人员通过乘坐免费返岗直通车和自驾等方式,奔赴浙江、江苏、上海、广东、海南等地返岗就业。活动当天共吸引1200余人次进场求职,成功选岗登记300余人,实现了求职者和好岗位的双向奔赴。
采取现场招聘会+直播带岗+在线招聘的方式,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持续提供工作岗位,促进就业。据悉,此次乘车外出转移就业的昭通老乡有3750人。
2月15日一大早,在镇雄县高铁站,镇雄县556名务工人员就在等候发车,他们要搭乘今年的第一列务工专列返岗。在听到政府包车送大家前往务工地的消息后,两人就报了名,决定乘坐政府包的车前往江苏务工。